关灯
护眼
字体:

005、田园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意只是拿纸巾擦掉就了事了,直到耳朵开始疼才重视起来,那个时候已经上小学了。

    村里人用几根杉木搭成了一座小桥供人通过小河,走起来一晃一晃的。

    每次通过时大人都是牵着自家的小孩以免掉河里去。

    修建公路那年这条小桥也重新修过了,用水泥钢筋修的。

    安全是保证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小桥过来再经过一片稻田就是各家的房子所在了,二十多户人家,有的在公路这边,有的在公路那边。

    隔得有远有近,零零散散的,没个统一规划。房子也是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好有的坏。

    村子四面环山,几乎都是油茶山。

    也有一些杉树、松树的,还有一些只长茅草没有树的。

    我们炒菜用的油都是自家的油茶山上油茶树结的茶籽,经过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来的,每家每户都有。

    油茶山每年都得除草,寒露过后开始摘茶籽。

    那时候家里的房子顶上是瓦片盖的,像稻谷、茶籽、花生、萝卜等需要晒的东西都是统一挑到公共的晒谷场去。

    每天下午晒谷场上也是热闹一片,各家收各家的东西。

    很多农作物都是自给自足,田里种水稻,土里种菜,还有红薯、花生、生姜、大蒜等。

    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我家也不例外。

    牛羊还好说,长得不一样很容易辨识。

    鸡鸭就不同了,都长得差不多。为了好区分,有的人家就将鸡鸭的翅膀剪掉一些羽毛;有的人家在鸡鸭的脚掌上面拿针扎几个小洞;还有的人家是在鸡鸭的身上涂些不容易清洗的草汁。

    鸡鸭都是放养的,有些人家一开始是拿竹篾做的笼子将鸭子关着放河里。

    一来是怕与别人家的弄混了,也怕它们跑了不回家,更怕鸭子跑稻田里去祸害水稻。

    每天傍晚你都能看到很热闹的场面:小孩子们赶着牛羊回家,有的还坐在牛背上,唱着牧童曲,就差身背一根笛子了;

    妇人们呼唤鸡鸭回家的声音此起彼伏;男人们扛着锄头相伴回家;还有老人们坐在家门口等待子孙回家的身影。

    天边的夕阳照耀着整个村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有趣的是你能看到一大群鸭子晃悠悠的从水里上来,慢慢地踱步到小路上,然后因为大家去找自家的鸭子而闹的乱哄哄的场面,现在想来都觉得甚是很趣。

    每年雨水季节,河里就会涨水,只要涨水,河里的鱼也就多了起来。

    有些鱼还会游到路上来,孩子们拿着个渔网站路上就能网到鱼,这也算是一件很大的趣事了。

    夏天劳作回来,大家凑在一起聊天,听取蛙声一片。

    秋收后一般就没什么事了,这时候的女人们大多凑一起织毛衣、缝鞋垫等,男人们就凑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村民们大多都很淳朴,你来我往的,相处的很融洽。

    谁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都会主动帮忙。

    因为从来没有什么化工污染,村子里的环境一年四季都很幽美。

    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山上雾气环绕,要到半上午才能散去,隐隐约约地让人如处仙境中。

    山顶与天空相连,一眼望去,根本不觉得天有多高,感觉它就在山顶上。

    站山脚下抬头往上看,触目所及一片片的青绿,高低起伏相接,让人心旷神怡。

    站山上低头俯瞰山脚,错落不一的稻田,若隐若现的房屋,悠闲自得的牛羊,戏水的鸭,觅食的鸡,打架的狗,追逐玩闹的孩子,土地稻田里忙来忙去的大人们,就连虫儿、花儿、草儿等都显得那么的有生命力,活生生一副诗词里的小桥流水人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