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回望土木堡 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了孙清扬所说,正好进宫来劝慰她的董夫人不以为然,“梁贵是因为先前出使过蒙古,所以才被皇上身边的校尉袁彬遣回来送信,我听说的兵败之时,皇上不失天子本色,他镇静自若,下马盘膝面南而坐,静待命运的安排,当时身边只剩下一个叫喜宁的太监。有蒙古兵过来,要脱皇上的衣服和铠甲,在那个士兵大怒,想要加害的情况下,皇上也并没有屈服。可见很多事情,只听片面只言,未必尽是实情。”

    孙清扬听到母亲如此说,奇怪地看着董夫人,“母亲从何得来的这个消息?”

    董夫人沉吟了片刻,方道:“太后忘了,您父亲、兄弟均在朝中,虽然是只领俸禄的虚职,但因为您这个身份,巴结的人自是很多,故而有其消息来源,而且,杜子衡这些年在影卫里,除开重要的军国要情,您为免我们焦心,都不让他瞒着我们,所以有什么事情,你大哥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就很快知道了。”

    一直立在一边沉默不语的玄武忽然道:“太后不用担心皇上的安危,只要袁彬没事,定能护皇上周全。还有皇上身边的蒙古翻译官哈铭,都是影卫的人。”

    孙清扬看向玄武。

    玄武垂了垂眼睛,“皇上不顾劝阻亲征,臣便派了子衡带一队影卫随行护卫,他的公开身份,就是校尉袁彬……”

    听完玄武所说,孙清扬才明白,原来,暗卫的人,为了方便行事,往往有一个能够显露人前的公开身份,杜子衡在朝廷里的身份,就是袁彬,是先皇近侍袁忠之子,在正统四年袁忠辞疾家居后,代其校卫职。

    听了玄武所说,孙清扬心里稍安,“玄武大人,之前也先手书通过怀来守臣已经火速带到了朝廷,手书中提及皇上被扣留的情况,并提出索要金银玉帛。哀家与群臣商议,派出使臣,用八匹马载着贵重宝物及绣花绸锦,皇后钱氏也尽搜宫中的宝物带上,去拜诣也先,请放皇帝车驾南还,却均得不到也先的答复,他这是想借着要挟皇上,屡屡勒索朝廷啊,你怎么看?”

    玄武字斟句酌道:“臣得到的消息,皇上身边的太监喜宁贪生怕死,已经向也先投降,但袁彬和哈铭仍然尽心尽力侍候皇上。臣以为,土木保之变,固然有王振的过错,但若说全因他一人而起,却也未必。皇上心地善良,将王振视之如父兄,言听计从,有情可原,但王振原是先皇为皇上选定的大伴,依先皇的文成武就,太后娘娘您认为他会把一个纯粹的奸佞小人放在皇上身边吗?”

    孙清扬因为牢记妃嫔不得参与政事的祖训,加之前些年皇上年幼之时,有太皇太后把持军国大事,所以对朝中政事,并无了解,先前出事的时候,有的那些意见,也是凭着看史书,以前人之鉴得来的经验,所以听到玄武此说,不免露出诧异之色。

    董夫人可能是因为在家中参与同丈夫、儿子谈论国事,听了玄武所说,赞许地点了点头,“不光是先皇,还有太皇太后呢,她在世之时,虽然屡屡敲打王振,但到底没有让他闲置一边,以至王振成了司礼监的大太监,能够利用到皇上的宠信,行代批奏章、传达诏谕之权,如此位高权重却令三位杨大人在的时候,亦对他颇有赞词。由此可见,王振并非一谓飞扬跋扈,没有脑子之人,为何在土木堡之行中,一改常态,屡出昏招?”

    听他们所言,孙清扬想起了王振的几件旧事。

    皇上年幼之时,不免贪玩,王振对其近侍之人总是严加管束,防止他们误导幼主,一次王振准备去侍奉皇上时,听到有人吹箫,吹箫的人看到他来了,拔腿就跑,王振追上去,狠狠的训了他一顿:“尔事皇上,当进正言,谈正事,以养圣德。而乃以此淫声惑上听乎?”给予吹箫的人二十大板的处罚。

    王振还曾跪劝皇上戒绝好玩之习,说“先皇帝为一毯子几误天下,陛下复踵其好,如社稷何?”教导皇上不要随便授予身边的人官位,而要重惜国家名器。教导皇上作为一国之君当居安思危,以天下为重,勿贪图玩乐而导致荒政误国,并严明赏罚之事。

    可以说,王振对皇上的成长颇为尽职尽责,要不然,也不会博得皇上的倚重。

    太皇太后尚在世时,王振每次奉命到文渊阁咨询政事时,三杨跟他讲话,做为司礼监大太监的他总是恭敬地站着接受。还曾经问三杨他家乡中是否有可以来京师任职的才干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