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走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公元1017年,是辽开泰六年,这一年,辽驸马萧托云削同平章事,以公主杀无罪婢,托云不能齐家也,公主降为县主。

    公元1017年,是宋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元年。这一年,上命宰相王旦,为兖州太极观奉上册宝使。王旦以疾求罢相,上又加王旦为太尉兼侍中,五天一次前往起居院,到中书省,遇到军国大事,不限时前往参决,仍领玉清昭应宫使。

    这一年,真宗的第六子寿春郡王,加官中书令。并,也是在在这一年,郡王在皇帝的受益下,正式跪拜了王旦,至此王旦位至太保。

    这一年,一脸老好人样的右谏议大夫乐黄目,仍然权知东京汴梁开封府。

    而在就在这一年,入秋的时节却成了一个多事之秋。

    眼看着那顶软轿越走越远,直至变成了前方道路尽头的小黑点。闵成九才支撑着,依旧有些颤抖的身体,缓缓站了起来。

    东京汴梁城,作为帝都,城中骄民一向生活考究。身为“吃、穿、住、行”四大要素之一的“住”,也是颇为讲究。或庭院深深,或小楼耸立,多窗明几净。

    有钱人家更有讲究,喜欢于楼前种树栽花。其中,尤以栽种各色牡丹为喜。每当花开时节,近乎于栏槛间,登楼赏玩——

    但,就像所有的大城市都会有的通病,这里也不能免俗——人多地少的困境,也时时刻刻困扰着汴梁城中的众人。于是乎,汴梁城内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拥塞,街道狭小,不堪其行。

    也因此,作为人口、民居、商铺密集大城市的东京汴梁城,火灾成了一个大隐患。

    当然,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能吏们,针对此,也制定了严密的防护机制。比如:每坊巷三百余步,会设置一所军巡捕屋,以兵卒三五人为一铺。遇夜,巡警地方盗贼、烟火收领公事。同时,又于高处设置砖砌望火楼,派专人执事与上,一旦发现有哪处起火的,马上驰报。由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汲水扑灭。

    此时,作为马步军副都钤辖的闵成九,转身见着身后,布满军兵的御街;瞅着,零星几处,依旧在冒着黑烟的宅邸;嗅着,空气中的焦糊味,眉头不禁越蹙越紧。

    自从太祖爷杯酒释兵权后,大宋一直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策略。也因此,身为武官的闵成九,早有了在文官面前低头,被牵制的觉悟。只是,没想到,今天凌晨的这几处走水,还是把一直龟缩认命的自己,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特别是,千挑万选,还选在了这么一个尴尬地节骨眼上——

    身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的王旦素来体弱多病,经年以来一直病情反复。今年刚入秋,病势更是来势凶猛,就在几天前,一朝重臣的王旦不幸病卒于家中,时年六十一。

    据说,真宗帝知王旦卒,遽临哭之,废朝三日,诏令京城内十日不举乐。又优诏王旦赠其为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

    而今天,就是魏国公王文正出殡的大日子。凭着这几天王府门前人来人往,官车塞道的景象,不难想象今天的各色人等将会更多。更何况,这王宅就在御街的几个巷口外,对于负责汴梁城日常治安的各方而言,压在肩头的包覆,无疑又沉上了几分——

    不得不说,眼前的御街在规划之初就被设置的很宽敞。中间为御道,两边挖有河沟,河沟内种满了荷花,两岸种桃、李、梨、杏,河沟两岸有黑漆叉子为界,在两条河沟以外的东西两侧都是御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