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章十三 明日之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看着李溱,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蔑:“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两人便优哉游哉地朝大厅外走去。

    ……

    李溱这边,王二公子带着几个走狗,很不明智地选择了和李溱攀谈起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谈到最后,几个酸儒不仅没有占到半点风头,还碰了一鼻子灰,他们不明白一个入赘的家伙为何懂的那么多东西,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最可怕的是李溱所说的和他们所知的实情分毫不差,而且还细致了几分,更有甚者,他所知道的一些奇闻轶事,自己完全没听说过!“编的!一定是编的!”,没有人敢当面这么说。

    眼见讨不到半点好处,便甩了袖子走人,临走前还不忘在李溱可听到的距离里说几句酸话。

    好不容易送走了王二这批,眼见那父子二人也离开了这里,李溱方才松了一口气。他索性拍拍手,关掉了视野里《红楼梦》、《三国演义》、《战国策》……等等一些电子书的窗口。他端起酒杯,可还未送到嘴边,背后瞬间就是一阵绞痛!

    回头一看,几个女人正十分怨念地看着他。

    她们听着李溱所讲,都入了神。以前根本没有听过那样有趣的故事。虞雯雯更是“不计前嫌”,揪着李溱继续讲有关红楼梦的故事,弄得他后青一块紫一块。而虞露露则是很“乖巧”地抱着他的手臂,也央求他继续讲红楼。他刚想拒绝,手臂上也变得青一块紫一块,真不愧是一对姐妹……

    “话说那刘姥姥自从进了荣国府,拿了二十两白银的接济,定然是要去第二次的。可总得找些由头才能去吧?所以啊,她就从地理摘了些枣子倭瓜并些野菜,送去了荣国府,嘴上说是表表心意……”李溱无奈,只好再当一会儿说书先生,当然,还不忘自带表情包。俨然一个二十一世纪上京老茶馆里的相生大师。

    这技能用在这群姑娘身上,貌似挺有用的。

    其实,在娱乐产业并不发达的大晟,人们的娱乐方式除了琴棋书画无非也就是那么几样。而女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只要是任何一点能够引起她们兴趣的事情,自然都会遭到“死缠烂打”。如果把某宝电商带到古代,指不定会让这群女人会比现代人更加疯狂。京城的簪子,江南的衣裙,岭南的唇彩……买买买!

    虽然购物并不是娱乐活动。

    所以,讲故事,尤其是讲她们没听过的故事,自然就变成了一种近乎“奢侈”的娱乐。

    ……

    “你确定这诗是那小子写出来的?”陈老看了看手里的诗,又看了看王正宗的老脸,指着李溱的方向问道。

    “千真万确,这小子当时没有酒钱,被两位殿下耻笑,我看不过去就让他留了首诗作充数。可这诗有什么问题么?”王正宗有些疑惑。

    几个老家伙也围了过来,将李溱那首《清明》当做了新的祸害目标。

    “各位有什么高见?”陈老将其铺于桌上,供众人围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稻香村……”

    黄老最先开口:“不似汉新的那首全哀之调,这诗由悲转喜,后半段开朗豁达,让人觉着……”

    “觉着柳暗花明又一村?”陈老接道。

    “正是!如此一来,也算是契合了清明,念怀旧人,不可尽悲,悲中有喜。”

    扬州刺史宋玉山也围了过来:“黄老说的有理,老夫倒是觉得这诗不仅浅显易懂,景致也似是在眼前一般,但立意极高,洒脱豁达,令人开朗,是清明佳节理应该有的佳作。依我看,此诗应得上佳。”

    “哼,可今天不是清明,也没下雨。”朱老又是一针见血。

    王正宗点头跟道:“是啊,当时我也和他说过朱老那话,谁知那小子还狡辩说他写的是明日之诗,而且还会帮我把那酒庄广而告之、天下闻名,让我明日再拿出来品读一番。”

    众人大笑。

    陈老没有说话,也没有嘲笑,而是把那诗又细想了一会儿,诗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如此真实,却又如此随意。如果真是为了写清明而强行写景,很难写得如此顺畅。从细雨到行人的哀色、再到牧童问路、最后转眼酒家,几乎是一气呵成,意境却又在中间急转直上、柳暗花明。那酒家自然写的是王老的酒庄。这雨难道真的是臆想?还是那小子真的预见了几分风雨、一笔写成?可他的话也确有几分道理,有些意境只有在当时的实景之下才会变得深切……

    “就冲他那句‘明日之诗’,恐怕真的要到明日才能见分晓了。”

    众人哑口无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