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汝阳平叛之迎难受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唐宋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看汝阳、恨朝纲,苦朝贡、扣灾粮。婴儿啼无声,老弱倒路旁,皇帝昏昏乐,哪管天下亡!”……

    皇上听到传闻,大吃一惊,赶紧坐上宝殿,看了看众朝臣问:“哪位爱卿愿往汝阳替朕彻查此事啊?”

    大臣们面面相觑,而后又低头不语。

    “养卿千日,用在这时。卿等都不愿与朕分忧吗?”皇上恼了。

    “皇上息怒!王爷乃三朝重臣,办案无数,想必是得罪了什么小人,才会有此谣传。如果是空穴来风,查下去岂不是要叫老王爷寒心?”中堂崔不悔慌忙跪倒启奏道。

    。

    “是呀,是呀!王爷德高望中,怎会做此逆天之事?还请皇上三思!”吏部尚书扬湖也说。

    “就是,就是。请皇上三思!”众大臣也一起附和着说。

    皇上一看:皇叔在朝多年,这些大臣多多少少都跟他有点关系,谁也不想去得罪他。纵然是领了皇命,也不见得会秉公办事。这可怎么办?……哀?他猛然想起新科状元刘正文。对了!此人文武兼备,胆大心细,与朝中各大官员都素无瓜葛,就派他去!……想到这里,忙问:“新科状元何在?”

    “皇上您忘了?你不是准他游街三日,不用上朝的吗?”贴身内侍高力答道。

    “哦……,那就退朝吧!”

    “皇上退朝!――”

    皇上回到后宫,赶紧吩咐高力:“去宣刘正文御书房见驾。”

    大街上,刘正文身穿大红袍,头戴官帽,胸前挂着大红花,跨着高头大马,正被一帮人簇拥着,鸣锣开道,打马游街。

    “皇上有旨,宣新科状元刘正文玉书房见驾!”

    刘正文正游得高兴,忽听内侍传唤,赶紧下得马来,去往御书房。

    皇上免了礼之后,就把歌谣一事告诉了他,然后提出担忧:“皇叔在朝多年,与大臣门多少有点连系,所以大臣们都不愿去得罪他。朕也深知其中利害,处理不好,反而伤了我叔侄的感情。所以你要悄悄地查,尽早动身吧!千万不能走露了消息。朕现在只有仰仗刘卿你了!”

    刘正文听后,马上伏地说:“臣愿往汝阳与皇上分忧。不过……臣一小小钦差,恐怕会令皇上失望……”

    “怎么?连你也不敢去吗?”皇上很是失望。

    “非也!”刘正文赶紧说,“只是王爷乃三朝重臣,微臣却一无官职,二无封印,……”

    “那朕就封你个一品巡案,代天巡狩。”皇上见他趴在地上没动又问:“还需要什么?爱卿尽管开口!”

    “臣还想让皇上赐一柄上方宝剑,允臣在危急时刻先斩后奏。”

    “准奏!”

    “谢皇上!”刘正文这才谢恩起身。

    刘正文回到状元府,马上调出乡试名册,他想从中挑出一名文笔出众、又志同道合的,做自己的文案师爷

    。可是,这么多人,选谁好呢?……他大伤脑筋。咦?……他陡然想起了同窗好友上官飞――上官文采不在我之下,只是家境不好才不得入试。我不如唤他前来,待此案了结,再向皇上保举,封他个一官半职。这样,我们不就又可以在一起,抚琴弄墨,长话诗篇了?……想到这里,他扔掉名册,马上修书,快马送往。

    上官飞本也是京中人氏,只因祖上一纸文书不知得罪哪位权贵,被诬告诽谤圣听,皇上大怒,随即将他们一家逐出京城,流放至江洲,这才结识了刘正文。上官飞从小受文墨熏陶,文采自然不在话下,与刘正文算是知趣相投一见如故。可能是祖辈留下的阴影,上官飞对做官不大感兴趣,刘正文几番助他去赶考都被他拒绝,直叫刘正文替他惋惜。可他总是笑笑说:“刘兄文胜于上官,武更雄于上官,上官不中,乃在情理之中。……”现如今,他仍然只是个秀才,在附近的学堂做了个教书先生。接到刘正文的书信,马上辞了先生,雇了辆马车,星夜赶来。

    “贤弟来得好快!”刘正文一见他喜道。

    “刘兄急招上官,有何要事?”上官飞忙问。

    “事情紧急,也不能让贤弟你休息了!我们边走边说。”

    有下人套好了马车,二夫人杜若秋撩起车帘问:“相公,可以走了吗?”

    “哦,忘了介绍了!……”她拉过上官飞对杜若秋说,“这是我的同窗好友上官飞。”他又指着杜若秋说,“这是我新取的妾侍杜若秋。”

    “见过嫂夫人!”上官飞赶忙行礼,

    杜若秋也翩翩还礼:“原来说上官小弟,小妇人这厢还礼了!”

    “嗳,嫂夫人块快请起!……这……使不得!”上官飞慌忙请她起身,可又不好意思用手相搀,急得把手背在背后直搓,这边光是鞠躬了!

    杜若秋一见,掩嘴窃窃笑道:“你这位故友,真有意思!”

    “我这贤弟,就是这么腼腆!”刘正文也笑了。

    “我跟上官还有要事商谈,你自己坐后面的马车吧!”他又对杜若秋说。

    “喏。”杜若秋转身上了后面的马车。

    “贤弟请上马车,我们路上说。”

    “好。”

    “贤弟可曾听闻汝阳歌谣?”还未坐稳,刘正文就急着说道。

    “略有耳闻。莫非刘兄此行与此事有关?”

    “正是。只因汝阳平位高权大,与朝中各大员都有来往,皇上怕有不公,不敢让他们前去。只有我刚刚入朝,一身素装,两袖清风,不会与有他牵扯。可他哪里知道?公道自在人心。……故而我也不敢用有身份的人,只有连累贤弟你了!”

    “刘兄哪里话来?当初我家流放到江洲,刘兄慷慨相助,可曾想过连不连累?”上官飞嗔怪说,“何况这次,你还有官职在身,又有上方宝剑,还怕治不了汝阳王?”

    “贤弟哪里知道?那汝阳王乃三朝重臣,叶大根深,又岂是轻易能动得了的?”

    “那我们就悄悄地查,待查到真凭实据,再一举将他拿下。”

    “嗯,贤弟说得有道理。皇上也是这个意思,他也怕怕查不出证

    实据,反而伤了和气。”

    “那我们就给他来个明查暗访,确保万无一失。”上官飞说。

    “好。我们到了汝阳,都换上便装,对外只称是生意之人,我是老板,你是伙计。”

    “是!大人!”

    “什么大人?……我告诉你啊?这么叫可就生份了啊?”刘正文不高兴地说。

    “那……这样吧!在官场,堂前,我还是叫你大人,私底下就叫你刘兄,如何?”上官飞只得说。

    “这还差不多!”刘正文这才笑到。

    “嗳,刘兄,不是听说你早已取妻,怎么又有个新夫人?不怕那位生气啊?”聊完了正是,上官飞又想起这了这事,不由打趣说。

    “唉!……”刘正文看着他打了个唉声,

    “怎么?刘兄也有难言之隐?”上官飞问道。

    “唉!贤弟哪里知道为兄落榜后艰难的日子?……”

    “什么?刘兄也曾落榜?”……

    第2章汝阳平叛之街头重逢

    “当年我上京赶考,为的是婉儿。家父嫌她卖艺出身,行为放肆、不懂礼教,不配嫁到书香门第。可我打第一眼就喜欢上她,经常特地去给她捧场,为了接近她,还拜了她爹为师,跟他们学杂艺呢!她爹也很喜欢我,有意成全我们,让我们一起练功。为了她,我还差点跟父亲反目。后来干脆书也不读了,功也不练了,尽跟他们走街串巷了。父亲气坏了,可又怕我误入岐途,耽误了大好前程。于是只好答应了这桩婚事。不过'有个条件,就是完婚之后马上赴考。我费了这么大劲才征得他的同意,高兴之下,一口应允了。可怜的婉儿,新婚三日就被我丢在家中,一丢就是三年。……”

    “刘兄三年没有回乡?”

    “那年应试落榜,自觉无颜回家见老父,故而留了下来,准备来年再考。……”刘正文顿了顿又说,“可是第二年又落榜了。当时我十分沮丧,又十分地不甘。为了能让婉儿过上扬眉吐气的日子,我必须拼一把。于是我又留了下来,可是腰中银两已用光;为了胡口度日,还有笔墨纸砚的花费,我不得不拉下脸皮,去风花场地替人端茶倒水、扫地擦桌,这才结识了若秋。她当时是百花楼的一名歌舞妓,因姿色出众,舞技非凡,当选花魁,成了当地的走红人物。对我也是格外地照顾,感激之下,允她高中之时,便是她出泥潭之日。如今我高中皇榜,哪能言而无信?于是帮她赎了身,可她自小被卖入青楼,没有亲人也无有去处,对我也是一片真情,既然她愿意作小,我也只得把先她留下,再告诉婉儿。……”

    “哦,对了。那年发大水,冲垮了许多农桩,不知你家是不是也在其中?”上官飞忽然插话说。

    “什么?”

    “我家流放来到江洲,在山上搭个草棚就过日子。你我虽然同在一洲,却是一南一北相隔甚远。我也不敢去你家串门,怕有辱你们大户门庭。所以你家的事我一无所知。……”

    “可能是你祖辈的关系,才让你如此自卑,不肯应试的吧?”

    “官场黑暗,不考也罢。再说有银子贿赂考官,还不如买几块地来种呢!”上官飞淡淡的一笑说。

    “你呀!说你什么好?…

    你就甘愿一辈子躬耕?”

    “不然教几个童子识字也不错。……行了,别说我了,你还好好想想你自己吧!就这么把二夫人带回家,不怕她受不了啊?”

    “我也想早日把她接到身边,跟她解释若秋的事,可她没了音讯,我又如何求得她的原谅?……”刘正文哀怨地说。

    “刘兄不必忧伤,这趟汝阳之行,可顺路找找她,说不定就找着了。”上官飞安慰他说。

    “对呀!婉儿家祖籍就在汝阳,说不定她把我爹带回她的老家了!”刘正文转忧为喜。

    “那可太好了!你们一家终于可以团聚了!”上官飞也高兴地说。

    “可是,婉儿性如烈火,一旦知道这事,岂容我解释?她整日舞刀弄枪的,到时候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刘正文又担起心来。

    “哦?这大夫人倒是位奇女子?刘兄好福气!得一刚一柔两位贤内,真是人生完美啊!”上官飞羡慕道。

    “贤弟就不要取笑为兄了!到时还要贤弟调解说和、多多美言哪?”

    “那是一定的。刘兄不必担心,我想大夫人也并不是一位不通情理之人吧?她若知道了你的艰难,一定会原谅你的。”上官飞宽慰他说。

    “但愿吧!”刘正文长叹一口气说。

    一行人驱马赶车,不日就到了汝阳地界。

    “也不知婉儿可回了这里?”

    “大人不必焦虑!这年头有几个女子出来卖艺的?稍稍一打听就知道了。如今我们已经到了汝阳地界了,大人行事可要格外小心了。”

    “贤弟提醒的是。婉儿老家是苏家庄,还要劳烦你帮我把她接来,提前劝劝她。我和若秋在城里的客栈等你们。”

    “刘兄不必客气,我一定让她高高兴兴地接受二夫人。”上官飞说完,下车走了。

    经多方打听,才打听到苏家庄的所在。可到那儿一问,才知这地方有好几个苏家庄,上官飞只好一处一处去打听。

    这天,他路过一个小镇。这小镇很不景气,依稀看到三两家店铺,还冷冷清清。街道上也只有几个行人,有气无力的在街头徘徊。一个肤色黝黑的少妇,背着一个孩子,站在街头对着路人抱拳央央说:“各位乡邻,小儿已经一天没沾米汤了。今天当街卖艺,不为钱财,只为一口米汤。各位要是觉得我耍得好,就请赏我们一碗米汤,小妇人感激不尽!”

    说着,放下小孩,拿起大刀耍了起来。无力的路人也不免好奇的停下脚步,过来观看。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一堆人。那少妇耍罢大刀,又舞了一路棍棒。看样子她也是几天都没吃饱饭,拼尽力气讨路人打赏,不一会儿就气喘嘘嘘,汗水淋漓。

    上官飞站在人群中暗想:这年头还有带着孩子出来卖艺的?她们男人干嘛去了?……

    围观的人也不时的叫上几声好。那少妇这才擦了擦汗水,拿碗在人们面前走一圈。

    “我们自己都没有米下锅了,哪来的米汤给你啊?”一老者摇一摇头走了。

    “姑娘,看你年轻轻的就守寡,还带着这么点儿大的孩子,真不容易啊!我要是有口吃的,一定分你点儿。”一中年夫人同情地说。

    “姑娘,还是找个人改嫁了吧?兴许还有条活路。”

    “唉!这年头像她这样的多了去了,她还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

    “唉!可怜哪!”……

    围观的人都甩着头走开了。

    “我不是寡妇!我丈夫会回来的!……”看着众人都摇头离去,那少妇伤心地抱着孩子:“都是娘没用,没能给你讨来吃的。……”

    看到她们如此凄惨,上官飞实在不忍,忙从怀中拿出几粒碎银,递给那女子:“小娘子,拿去给孩子买点吃的吧!”

    “啊?……”那少妇一听大喜,马上抓过银子,“谢谢恩公!谢谢恩公!”边说边给孩子买吃的去了。

    她来到小吃铺前,把银子往柜台上一搁,“给我来两碗米汤。”店主给她盛了两碗米汤。那少妇接过来一看火了:“你抢钱哪?一碗米汤不见半粒米饭?你这做买卖的也太黑了吧!”

    “小娘子,这年头粮食贵如金,就你这两粒碎银,也只够买两碗米汤了!”店主无倷地说。

    “什么?抢钱抢到我头上?”那少妇气得一口气喝光了米汤,然后把碗往柜台上一撂,伸出手来说,

    “你还我银子,我不买了!”

    店主一见急了:“哎,你怎么不讲理啊?怪不得你男人不要你,有你这么不讲理的老婆,不跑路才怪呢?”

    “怎么说话呢?信不信我把你这锅给砸喽?”那少妇一听,抄起木棍就要动手。

    “小娘子,你消消气。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你就饶了他吧!”一个老者过来劝道。

    那女子看了看老者,又看一眼卖粥店主,然后把木棍往地上一杵,说道:“今天不是看在这位老者替你说情,非把你这店给扫平了!”说完抱着小孩,抓起一碗米汤,气呼呼的走了。

    上官飞远远看着,摇了摇头:但愿大夫人不是像她这样,否则真的很难说和了!

    上官飞找到最后一个苏家庄,也没找着人。听庄里的人说,两年前他们确实回来过,然后就再没有回来过。也有人说,那女孩子的爹在外卖艺被人打死了,那女孩自己去告状,也一去不回,再没音讯,八成也死在外面了。……

    上官飞一听这话,心凉了半截,也只好木着头皮回来见刘正文。

    刘正文见他神色暗淡,说话吞吞吐吐的,也就明白了八九:“你也不用瞒我,生死由命,只是……,只是我太对不起她了!……”刘正文说着眼泪下来了。

    “大人不必悲伤,这年头坐在家里的可能会饿死;出外讨生活的总会遇到那么几个好心人,反而不会饿死。

    ……”上官飞想起街头卖艺的少妇,安慰他说。“哎?大夫人当年是否身怀六甲?”上官飞忽然之间明白点什么,忙又问。

    “那时我们才新婚三日,怎知她是否有孕?……贤弟这话何意?”刘正文不明白地看着上官飞。

    “那日巡访途中,看到一卖艺娘子,还带着一个小孩。当年你们刚完婚,我想不会有小孩,所以没往大夫人身上想,现在想想也不无可能。”

    “那你怎么也不问问?”刘正文急道。

    “对不起,都是小弟糊涂,没有及时想到。”上官飞懊悔不已。

    “算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