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五章 :游牧成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一种天生的向往,还有成群的袋狼和暮色里的落日。或许只要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广阔的草原上,赵兴才能聆听到自己心灵的声音,才能构思未来!

    赵兴已经不是刚刚穿越来的小保安了,当了十多年的皇帝,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跟随成王李战马、海王肖一远、锡王赵伦等人都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不喜欢看书,但是因为穿越后具备了两个人的潜力,记忆力很好。凡是读过的书,赵兴都能记下来。赵兴如果放到四大学府也能混个学士当当。

    见识,学识,武艺,都证明了赵兴不再是一个小保安。而要真正改变这个时代,就必须自己主政,不能放任内阁。赵兴构思着如何将新法详细化,与儒家的礼治相补充,实现儒法并存,新法像儒家一般彻底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思维。

    对于宋朝,赵兴只能等待,等待着他这一世的弟弟比他死得早,等待北辽要鲸吞大宋。北辽与大宋大战之时,就是赵兴做回大宋皇帝的时侯,到时再合并帝国与大宋。赵兴明白,只要改变了大宋,才是改变了这个时代。帝国再强大,也不能代替大宋。因为只有大宋才代表着华夏文明。

    虽然有时候一个人在外游历,但是赵兴并没有完全离开游牧营,一段时间之后,他都会回到游牧营,看看帝国游牧业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在繁殖的季节,赵兴都会准时地赶回来帮忙,这个时候是最忙的时候。

    帝国对游牧业的投入不是很大,帝国发展投入最大的还是造船业,因为帝国是靠海船连接起来的,即使如此,开发澳洲,游牧业一直是重点。因为农业的发展需要游牧业作为补充,动力一直是帝国发展的最大限制,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做苦力的那一种。赵兴曾经向天工学府提出过这个问题,尽量改进生产工具,制造生产机械,甚至提出过蒸汽机、内燃机的一些概念,但是赵兴对机械也不是很懂,不然帝国早就工业化了。帝国对非人力的使用还是集中在水力和风力,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碾磨稻谷,其它方面,包括作坊都很少利用到。因为设施建设的成本太高,比使用人力还要高。

    发展游牧业,为农业和工业提供挽马、耕牛当作动力,是无奈的选择。毕竟科技进步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澳洲省的游牧业就是动力之源,当然还有锡国(印度)的奴隶。帝国为了加快澳洲省的开发,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修建贯通澳洲省的驰道。锡国除了一开始运抵澳洲省的奴隶外,在新印度教推行之后,锡国每年都要向澳洲省提供至少二十多万奴隶。修建澳洲省的驰道每年都要死亡十万以上的奴隶,驰道两旁尽是尸骨,若是没有补充,还真是无法进行下去。

    如果放在宋朝,畜牧业肯定是自给自足的状态,一种小农模式。一般一个家庭为单位,养几头猪,这是为了做腌肉,储藏起来,想吃肉的时候拿出来打打牙祭;或许还会养几只母鸡,鸡蛋也是平常自己吃,并不会拿出去卖。在宋朝,大多数农民并没有把畜牧当成主要的创收项目,也就谈不上正规的管理和大规模的饲养,更多的是凭借着代代延续的传统和经验。

    帝国的游牧业则不是如此,农民种田就是种田,不会搞其它生产,因为不划算,还不如购买。就是种田也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农场为单位,男人种田女人进纺织作坊。游牧业以营为单位,除了是为骑兵提供种子之外,还是为了实现规模化,正规化的管理。四大学府读书的科目是赵兴设计的,分别是:文学、史学、哲学、商学、工学、农学、医学、矿学、兵学九门,是以毕业后的职业直接挂勾的。每年从四大学府毕业的学子都会被分派到各个作坊,各个矿场、农场去任职,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这既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生产经验,也四大学府提供了继续研究的资料。

    农场的所有者是农民,但是管理者却是商人,一个商人或许会承包一个村庄的农田,然后形成农场。农民既给商人打工,也是农场的股东。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口多,农田少,大部分农民都自己种田。后来帝国大规模地增兵,以及大规模的开发,农田越来越多,人力越来越少。为了集约人力,就必须规模化运作。

    商人加入后,为了收回成本,利益最大化,通常会购买大量的优质农具和大量的耕牛,以及聘请学府毕业的专家。

    在澳洲省牧养的耕牛并不多,因为耕牛食量大、肠胃消化功能不完善、不耐旱等问题对草场的要求都有一定的限制。世界上的牧牛带都分部在气候温和、降雨较多的草甸草原上。多数适合牧牛的牧场,其牧草长度都超过了半米。耕牛多为水牛和黄牛,帝国的耕牛多为畜养,畜养场都在农场周边,以农作物的槁杆为食。这是一个循环模式,农作物的槁杆和谷壳之类的,都会被加工与一些粗粮搭配起来,给喂养耕牛。一头耕牛被商人买进农场后,他的喂养饲料仍有畜牛场提供。耕牛的排泄物多会被运进蓄粪池,随水流灌溉农田。

    澳洲省游牧业主要是放养马和羊。后世的澳大利亚就是个羊背上的国家,澳洲省大草原的气候和草地对于马和羊生长十分有利。羊是绵羊,不是提供肉食的,而是提供羊毛。一只杂交吃药的绵羊,体重最高可达两百公斤,一般的也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每年产羊毛二十到三十公斤,长度在十厘米到十五厘米之间。毛纺织业仅次于麻纺织业,成为了帝国第二大纺织产业。或许是环境的原因,帝国的丝纺织业一直比较落后,四大学府也正在研究。丝绸之路,没有丝绸怎么能成?

    山羊,帝国虽然没有在澳洲省的大草原放养,养殖规模也不差。在帝国东印省,就养殖了大量的山羊。一是为了获取羊绒,二是为了增加肉食。山羊的适应能力比绵羊强,但对草场的破坏能力太强。只能放养在东印省。东印省,处于热带,草木生长快,也不怕山羊破坏。

    山羊为帝国提供的肉食仅次于猪和鱼,超过了鸡鸭,肉猪养殖是最大的,其次是鱼。帝国海船先进,海洋捕捞业发展很快。山羊的肉食供应占帝国肉食供应的两成。

    游牧的最大成果是战马,又一个五年过去了。游牧业总算发展起来了,光战马数量就达到六十万匹,次一等的挽马也有一百三十多万匹。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建制,时机已经成熟。而此时赵兴已经三十五岁了,不再年轻了。岁月不等人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