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曹太后病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快去看看你的皇祖母吧!”高太后摸着赵兴的头,泪眼朦胧。

    “熙宁回来了?”曹太后咳嗽了一声,弱弱地问道。

    “孙儿回来了。”赵兴爬到床头握住曹太后的手,哭泣着说道。

    “官家,你过来。”曹太后挣扎着要坐起来,一边招呼赵颢。

    赵兴两兄弟把曹太后搀扶着坐了起来,赵兴跪着地上握着曹太后的右手,赵颢则坐在床沿握着曹太后的左手。

    宋仁宗无子,而高太后又是曹太后的侄女,由此宋英宗才得以继位大统。这一层的关系,是宋英宗帝位稳固的原因所在。虽然宋英宗与曹太后有矛盾,但是曹太后始终没有想过废帝。随后,才有了宋神宗登基为帝。而赵颢又是曹太后一手推向皇位的。

    为此,无论是赵兴还是赵颢都非常感激曹太后。大宋朝的稳定与繁荣,和曹太后的深明大义是分不开的。

    “老太婆是要去见仁宗的人了,本不应该干涉政事。然而,老太婆总得到仁宗那里说些什么吧?”曹太后忍住咳嗽,凝视着赵兴两兄弟说道。

    高太后心料三人有大事要谈,便带着宫女们退出房外。

    “颢弟已经做得很好了,大宋现在繁荣富强,灭西夏,并吐蕃,虽汉武唐宗,都不曾有这样的功绩。”赵兴答道。

    “熙宁不用替你弟弟说话,哀家知道你心里委屈,当初废帝实在是不得已呀,大宋内忧外患,熙宁又穷兵黩武,哀家这也是为了大宋江山考虑。”曹太后断断续续地说道。

    “是孙儿少不更事。好在颢弟现在做得很好,不然,熙宁愧对列祖列宗。”赵兴回忆起当时的血气方刚,惭愧地说道。

    “哀家知道,如果你当时回汴京夺回帝位,完全是轻而易举之事。然而你放弃了,现在还凭借着一个小小的上海府打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你信中说过,百年之后,上海府重归大宋。然而,现在的上海府只是你帝国的一小部分。你们兄弟亲情,哀家知道。只要你们还在,大宋与帝国就不会有大战。然而你们不在了,岂不又是生灵涂炭?回归大宋,不能再等了。”曹太后悲切地说道。

    “是呀,皇兄,你们上次的内阁选举就让我捏了一把汗,他们不愿屈居海外,要吞并大宋。北辽又虎视眈眈。若是大宋与帝国发生战争,岂不是便宜了北辽?受兵灾的还是汉家百姓呀!”赵颢呼应道。

    “可是。”赵兴沉思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当初追随我的都是一些土匪、海盗、海商、流民,还有落魄的士兵。他们都是一些在死亡中走出的亡命之徒,曾经都是对大宋彻底失望的人。现在帝国臣服四海,他们怎么可能会同意帝国并入大宋?帝国的权力大都掌握在四大学府与内阁手里,我也左右不了他们。况且帝国的制度与大宋的制度截然不同,帝国并入大宋,意味着他们将丧失现在的权力,帝国的百姓也会丧失现有的利益。就算我同意帝国并入大宋,帝国的百姓与官员也不会同意的。”

    “只要帝国能与大宋合并,具体的办法可以两方面商讨。只要帝国与大宋合并,才能对付北边日益强大的北辽。北辽吞并西域后,拥有精锐骑兵五十万,这可不是昔日北辽的部落牧民凑成的大军。北辽现在西征结束,国内粮草匮乏,暂时不会大规模南下。可是凉州路(西夏旧境)总是遭到北辽骑兵的骚扰,一旦凉州被夺,吐蕃必然再反。大宋就处在北辽的包围之中了。等到北辽大规模南下,汉家江山危矣!”赵颢再次劝说道。

    “若是两国合并,弟愿尊皇兄为太上皇。”看着赵兴不说话,赵颢以为赵兴舍不得帝位。

    “官家,不要为难你的皇兄。你们现在都还年轻,合并之事可以从长计议。”曹太后见陷入僵局,调解道。

    “皇祖母,孙儿并非舍不得帝位。两国制度不同,实在难以合并。”赵兴考虑想到过后世的一国两制,但很快被否决了。毕竟帝国不是澳门、香港。如果一国两制真的那么管用,后世的台湾早就回归了。

    “熙宁,这正是帝国的危机所在呀。你们两兄弟,性格相似。凭借着自身的勇武,开疆拓土。汉家之昌盛,远超汉唐,这是你们兄弟的功绩。然而,也要看到危机所在。汉唐虽盛,最后还是没落了。你们要吸取教训。”曹太后警醒道。

    “孙儿愿听皇祖母教诲!”兄弟俩齐声说道。

    “大宋的危机不是北辽,而是自身。大宋看似繁荣富强,却是国强而民不强,国富而民不富。十年变法所得财货全部都应付到大宋的边事上了,百姓们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好处。不能藏富与民,厚积薄发,大宋就不算强。一场大战的失败就能让变法成果荡然无存,官家谨记!”曹太后咳嗽了几声,弱弱地说道。

    赵颢连连点头。

    “帝国的危机是远离大宋,人口过少,怕是要被蛮夷影响,日益蛮化了。入华夏者则华族,入蛮夷者则蛮族。华夏的认同是文化的认同,帝国远离大宋,一代过后,土生土长的百姓是否还会认同华夏?哀家时常看报纸,知道帝国版图的辽阔,可是从熙宁绘制的世界地图上看,却是凌乱的一片。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是几年一个来回,海路颠簸,交流困难。熙宁不在,各地是否还能保持利益一致?中华帝国恐怕要分崩离析了!中华帝国不与大宋合并,是走不了多远的,熙宁可明白?”曹太后又接着说道。

    “孙儿明白!孙儿明白!”赵兴哽噎道。曹太后能知道这么多,说明时刻在关注着赵兴。赵兴心中一阵温暖,他知道,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亲人时刻挂念着自己。

    “合并之事,可以从长计议,却不可不为。你们兄弟俩要答应哀家。”曹太后一边咳嗽,一边艰难地说道。

    “孙儿谨记,孙儿谨记!”赵兴兄弟俩齐声说道。

    “你们兄弟俩是哀家的骄傲,能教出两个出色的皇帝,哀家此生无憾!”曹太后感叹一声,连连咳嗽。

    赵兴连忙扶着曹太后躺下,赵颢则急忙跑去叫御医。待御医为曹太后诊脉、扎针时,兄弟俩急忙退出房外。赵颢一脸紧张,赵兴则思考着曹太后刚才说的话。

    曹太后的确看得很准,以小小的台湾统御着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迟早是要分崩离析的。后世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即使强盛百年,即使二战取得胜利,帝国仍然瓦解,最后还是只剩下了大不列颠一个小岛。而中国,即使历经百年战火,百年沧桑,贫穷落后,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仍维持着国家的统一,保存着辽阔的疆土。

    后世西欧各殖民帝国的没落,都是因为一代两代之后,帝国各殖民地人民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土生土长的殖民地人民日益离心,发起独立运动,脱离帝国造成的。工业时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现在的风帆时代。

    维系着国家统一的不是国家的武力,而是地理生产环境的完整性。完整的地理生产环境,带来整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带来全国各地人民互通有无。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保持统一。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无不是生产力进步、地理生产环境变迁,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

    地理生产环境的完整性,是相同的经济区域能连成一片,而不是被大山荒漠、大海江河所隔绝。远古时期的埃及能建立大一统的军事帝国,就是尼罗河河谷农田能连成一片。同时代的文明,夏商西周,只能实行分封制。直到铁器东西扩张时代到来,中原大地建设了许多水利设施和驰道,秦始皇才能一统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大秦帝国。

    不多时,御医也走出房外,赵兴兄弟俩凝视御医,等待最后的结果。

    御医摇头道:“恐怕就是今晚的事情了。”

    第二天,曹太后仙逝,汴京大雨倾盆。

    赵兴两兄弟都下令举国缟素,为曹太后发丧。治丧花了整整两个月,而赵兴也在汴京待了整整两个月。

    两个月后,赵兴启程回天京,赵颢携大宋朝中大臣送行。

    “若北辽进攻大宋,帝国也会从枫叶岛出兵袭击北辽。帝国与大宋合并之事,再等十年吧!等到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再从他们中间挑选一个武功最好,学识出众的继承我们的帝位,一统两国。”赵兴安排道。

    “只能如此了,皇兄一路保重!”赵颢回答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