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明的命运》简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地硬土也得到开发。昔日荒凉的欧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山地、小亚细亚的草原地带都得到开发,游牧民族有了独立建国的经济力量。罗马帝国崩溃后,这些民族瓜分罗马旧疆,建立起自己的文明和帝国。他们就是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中国在经历短暂的分裂后,重新以华北中原之地为中心实现了大一统,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各种水利设施连成一片,青海新疆有的地方仍在使用隋唐时期的水利设施。北方山地地带也都得到开发,梯田的发展有了萌芽。隋朝修建大运河就是要把北京(涿郡)打造成进军东北的前哨站。唐朝建立后,首次将蒙古草原和东北纳入版图,西域万里也收归版图,西藏土蕃政权也半唐化。大唐帝国,民族政策宽容,荒凉之地东北得到开发。唐帝国崩溃后,各少数民族也有了独立建国,对抗中原政权的经济实力。而辽金蒙古西夏与宋之间的战争完全是争夺正统地位的战争。华夏文明的传统,居中原者帝王,居边疆者诸侯。虽然他们建立政权,但仍表面上承认宋的宗主权。如果不这样,那就是脱离华夏,就是否定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从而丧失民心。匈奴人和突厥人都是来自中亚草原的部落,由于他们不认同华夏,没有做到这点,不仅遭到本土游牧部落的抗拒,更是遭到中原王朝的毁灭性打击,这就是文明中心的力量。他们都是华夏民族,是以前诸侯争霸的失败者,被华夏主流文明汉文明所边缘化。时代的进步,让他们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金帝国灭北宋,占据了中原,南宋丧失了宗主权。金帝国却没有取得中原的力量完成华夏大一统,因为它没有改国号,确立正统。蒙古人崛起后,开始也是如此,所以与南宋征战了半个世纪,还死了一个的大汗,却没有消灭南宋,尽管伴随着火药的产生它已经征服了世界。直到忽必烈在中原汉族地主的支持下,率领汉军回草原夺权,血洗蒙古,迁都北京,国号大元,确立正统性。华夏各族精英才甘愿为其趋使,百姓归心,南宋军队望风倒戈,最后实现了华夏大一统。

    后来读着《三国演义》长大的满族人就深通其中道理,不仅改国号,连族名都改了,这才入主中原,一统华夏。还有,日本也占领过东北华北,却没有征服中国,根源也正是未确立正统。如果日本迁都北京,改国号为中华帝国,然后说汉话写汉字。那么,大和民族作为华夏各族的统治民族,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这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根本还是看时代的进步。随着土地的开发冶金行业的发展,火药产生让人类开始使用热兵器作战。而火药的使用也推动了采矿业产量的增加,也就降低了土地开发和维护的成本,人类社会又前进了一步。铁骑加大炮让游牧民族东征西讨,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冶炼业的发展钢制品的出现使得铁制品开始普及,这促使了马镫马蹄铁的发明,不然是没有多余的铁武装马匹的。从这时候起,游牧民族不仅有了征战天下的经济基础,更有了战马产地这样的战略资源。阿拉伯民族、法兰克民族都是游牧民族,而身有鲜卑人血统又据有战马产地的唐人也算是半个游牧民族。

    为此,在大陆扩张时代的中后期就是他们的天下。这时候,中国有了元明清三朝的大一统,印度莫卧尔王朝也统一了印度南部地区,土耳其人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帝国,西欧各族也着手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俄罗斯人也开始在东欧大草原上驰骋。大炮让割据的城池不再坚固,战马则连通着庞大的帝国。蒙古人西征如果没有汉族人的炮兵,是无法短时间拔除一座座城池的。三天灭一国的奇迹也只能发生在西征的时候,在火药的发源地是无法做到的。在中国,只有正统的力量才能一统华夏。这里要着重说明一下文明中心的力量。

    一个完整富饶庞大的地理生产环境往往能成为一个文明中心,占据了文明中心,才有控制其它地区的力量。而文明中心的地理生产环境又能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才能保证文明中心的固定不转移。中国华北就是兼备了迁徙性、河流性、大陆性于一身的地理生产环境,它有着追随时代发展的力量,它就是正统的根源。这就是华夏文明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每一次分裂都是以华北平原为中心的重新统一。在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就是占据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大区域中心对抗占据华北的曹魏。然而,它们都没有华北的地理生产环境大。尽管诸葛亮多智近妖,还是没有重振汉室,难逃被曹魏所灭的命运。经过三国动乱,西晋为了充实人口,迫使汉化很深的少数民族内迁。所谓五胡乱华,就是各族百姓不堪西晋的残暴统治而发动的农民起义运动。这不是外敌入侵,这些民族不都是消亡在民族融合的大环境下吗?随着时代进步,东北得到开发,但并没有威胁到华北文明中心的地位。东北主体民族都是从华北来的,而且华北携控制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两个区域中心的力量,这是东北携控制蒙古草原的力量所不能比的。东北开发也没有华北充分,只能作为一个区域中心,这就不存在文明中心的转移问题了。因为这个中心几乎直追华北,所以元明清三个大一统王朝都定都北京。定都北京就是要连通华北和东北,控制了这两地就是控制了全国。

    再看看西方,有没有这样的地理生产环境呀?没有。在河流定居时代,文明中心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在大陆扩张时代铁器阶段,文明中心在伊朗高原、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在钢器阶段,文明中心又转到了阿拉伯半岛、小亚西亚、西欧。在火药阶段,文明中心又在西欧和土耳其。这些文明中心的地理生产环境,大小都相当,也不够完整,又没有衔接,更谈不上多富饶。为此,文明中心才随着时代进步而转移。文明中心转移,但民族和国家却无法转移,最后他们都被新崛起的文明中心占据者所灭或同化。那些强盛一时的古老文明就是这样消亡的。罗马帝国后来分成东西两部分,就是因为一个中心无法制衡全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想恢复原有版图却没有成功。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也想重建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湖的大帝国,但最后都失败了。这都是因为他们所占据的文明中心并不强于对手的文明中心,无法给他们带来那么强大的力量。罗马帝国之所以还是奴隶制,实在是地理生产环境并不富饶,给奴隶的不可能太多。西欧的农奴制也是如此。马克思研究西欧历史时可没有考虑到各文明地理生产环境的贫富差距。欧洲诸国林立,就是各国占据的文明中心实力相当,没有一个强大的文明中心可以一统欧洲。拿破仑皇帝曾一心要建立欧罗巴合众国,结果众叛亲离,客死圣赫勒那岛。在海洋殖民时代,欧洲各国虽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偶尔有强弱的对比,但根本实力还是差不多的,这导致了欧洲长期的战乱,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就在这里。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西欧各国战火纷飞,争夺的无疑就是土地。

    在渴望土地的驱使下,人们站在教皇的旗帜下发动了对东方长达几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他们拼凑的力量相比东方的大帝国来说,实在大弱了。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得到了从中国传来的四大发明。这时,他们建立民族国家,开始向海洋殖民时代迈进。人类在开土地开矿兴修水利等土木工程作业时,逐渐了解到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了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能力,这种能力从开始的手工业发展到后来的机械化工业,人类由此步入海洋殖民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建设各类加工工厂,通过连通世界的大海把海外廉价的自然资源运回进行加工变成商品在卖出去。这个时代的地理生产环境就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销售市场。拥有这种地理生产环境的国家注定要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疆土在印地安人手里时,连文明都没有,所以无法开创工业文明。为什么一直领先世界又具备这样优越的地理生产环境的中国却没有走向海洋殖民道路并开创工业文明呢?原因在于中国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太富饶,农业规模太大了,而且还能再扩大,这收入可不是手工业作坊的收入能比的。这里说的不是国家的商税收入,而是指劳动价值和收入的稳定性。在明朝末年,也有一群完全靠手艺吃饭的工人和建手工作坊的商人。但是做工的人收入不稳定,如何没有工作,那就是挨饿。而商人那就更不稳定,经商要担风险,哪有坐收地租来得简单和稳定,更重要的是同样的资金投入,置地的回报率不会低于建手工作坊。如果说开发殖民地,那远没有在本土置地收入高,还真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土地,至少初期投入是个大数字,不是过不下去,不会去做。其它大帝国的地理生产环境虽然不如中国,但是一个庞大的帝国要建立起来,经济基础就摆在那里,而地理生产环境就是基础的基础。原因都是一样的。这时候,能够开创工业文明的还有日本,日本发动了海洋殖民运动,经济趋势也和西欧差不多,但是都被中国用强大的武力镇压了下去。无论是日本还是西欧,海洋殖民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领土,而不是争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从东方独立出来的西方国家。他们领土面积小又贫瘠,借着贸易之名开疆拓土,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中国地大物博,明朝对外交往就是贸易而不是殖民占领,所以西班牙人掠夺来的白银都流入了中国。殖民地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

    西欧有钱人要赚更多的钱,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开发殖民地,在殖民地蓄奴开矿或是种植。二是在本土开工厂,绝对比守着两亩薄田收地租强。西欧的普通人也有两个选择,一是给公司做雇佣兵或是劳工,去开发殖民地。二是进入本土工厂做工,收入很少,但比种田强。正是由于殖民地的开发,大量土木工程设施的建设,西欧人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大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经验,自然科学为此兴起。这促进了机器加工工厂的发展,欧洲人正是这样开创工业文明的。这就是地理生产环境的贫富所带来的结果。当然,如果四大发明如果没有传入欧洲,他们也是不可能去开创工业文明的。他们没法航海,又打不过东边的大帝国。没有土地开发,冶金业也得不到发展,土木工程也修不了,那就是一片死气沉沉,发展缓慢。没有冶金业的发展,能不能自主的发明火药都是问题。所以说,地理生产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工业文明是借者欧洲人海洋殖民的脚步覆盖世界的,整个非西方世界都成了欧洲人的殖民地,只有中国和保存了下来。本来还有个日本,可是在二战后成了美国的军事意义上的殖民地。

    中国是华夏文明也是东方文明的最后一块阵地,我们被打败过被半殖民化过,但是我们没有丧失独立自主,更没有丧失我们的语言文字。看看世界,美洲不再是印地安人的,澳洲的本土居民已经一个不剩,非洲人不是说英语就是说法语,土耳其连文字都改了。西方人声称他们给世界带来了文明,可是对于那些消亡的民族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文明的也只是西方人自己。当工业文明覆盖世界,多数国家完成工业化,欧洲的先发优势将丧失。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国家,或者说那些人口众多领土辽阔的国家将取代欧洲各国成为世界新的主角。这些国家有美国、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俄罗斯。俄罗斯本是传统的军事强国,苏联解体后掉落为二流国家。苏联解体,不是经济原因。中国因为历史原因总算穷吧!一穷二白的中国没有分崩离析。

    如果不是苏联美国搞大国沙文主义,蒙古台湾也不会是这个样子。随着中国崛起,蒙古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得东北而控蒙古,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苏联解体在于没有一个绝对强大的文明中心,农业依赖乌克兰,工业依赖俄罗斯,许多加盟共和国则成了殖民地性质的地区,谁都觉得被连累了。苏联解体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好事。一个超级大国对中国的威胁太大了,直到今天他仍然占据着中国原有的国土,无论时间怎么久远,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中国崛起,首先要面对的是收复故土,实现国家统一。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只是国家的强大,而是华夏文明的复兴,是华夏大一统的盛世。现在,华夏文明被西方文明所覆盖,只能争取自主地向太空补充时代迈进,才能开创新的文明并覆盖世界。中国和美国是天生的对手,因为华北平原和中央大平原都是绝对的文明中心。中国要与美国对抗,必须要收复蒙古,解决俄罗斯的威胁。历史上就有苏联屯兵蒙古边境,威胁北京的先例。一马平川的蒙古草原正是机械化兵团理想的作战之地。一个冲锋,北京就可能被拿下,东北也就保不住了。因为美国的威胁,中国又不能与俄罗斯动刀兵,不然将是两面作战。这就是中国崛起的矛盾。

    太空补充时代是人类仍未达到的时代。下面的内容均为推理及预言。对自然物的加工改造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自然物变化规律的大量经验。自然物都是由某几种元素构成的,生命科学的兴起,人类也就具备了创造自然物的能力。这种创造能力从开始的基因移植创造新的物种,发展到元素筑造,用简单的元素随意构造新的物种。机器制造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可以借助火箭、机器人等机器前往太空。这是地理生产环境扩大,新的时代来临的前奏。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刺激了生命科学进一步发展,给人类这种自然物进行记忆储存,拉开了太空补充时代的大幕。记忆储存,就是无需通过学习,只通过记忆储存即可掌握现有的科学技术。从而进行新的科学技术研究,也就是科研行业成为社会基础性行业,其它的事情全部交给智能机器人处理。记忆储存进一步发展就是智商加注,人类的智商将无限上加,直到身体无法承受,发展到直接对人类进行物种进化。人类在进化中退出历史舞台,没有一个物种可以长久存在,这是进化的时代。有人预言机器人将取代人类,这是不可能的,进化才符合自然的意志。这样的时代给世界带来的变化,远胜工业文明。所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生命哲学将全部颠覆。

    中国要开创知识文明,可能要面对地理生产环境的三个考验。一,地理生产环境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础,中国会不会为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与美国发生争霸战争?西欧就是在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才不甘地去面对大西洋。就中国现状而言,这是两两之数。二,地理生产环境的性质就是国家的性质,中国会不会在开发太空得到实力后,发动世界性的统一战争?西班牙在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后,国力大涨,不仅吞并了葡萄牙,还对其它欧洲邻国发动了长期的王朝战争。最后消耗了国力,沦落为二流国家。被英国抢去了工业文明的开创权。中国能实现国家统一即可,统一世界还不到时候。这也是五五对开的。三,在新的时代到来,整个世界都在以旧换新时,中国能否在政权更跌、经济崩溃重建、文化思想怪异等等动荡中坚持下来?这是对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的终极考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