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城内城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代的治安不能和现代的相比,何宁不能把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完全寄托在未知的保障上。当灾难来临,人们首先要依靠的就是自己。若要保护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人,就必须增加自保的力量,然后,才考虑依靠他人的救助。

    这一点,尤其是在法律意识浅薄、科技技术落后的封建社会,将会被无限放大。毕竟,在没有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和交通方式的情况下,他人的救助效率是大打折扣的。

    因此,来到这里的四年,何宁除了研究农具,改良家具,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就是研制武器。不为金钱利益,只为生存在这样的时代中增加自保的筹码。

    由于,金属武器制品受到官方的管制,对于像他们这样无势又无利的平民来说,想得到一把像样的金属武器,比如大刀啊,剑啊是很难的。何宁只能寄希望于研制出木制武器,其中必须为金属的部分,就只能借着打造农具的名义托人加工了。

    这样做一次两次是没什么问题,但做的次数多或者数量多就会引起注意和怀疑。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何宁是不可能大批生产的。

    做的最多的是弓、弩、袖箭等远距离武器,还有一些像发簪一样比较不起眼的防身小暗器。

    其中,弓做的没有弩多,毕竟,弩的操作简单易上手,不仅对使用者的要求低而且命中率高威力强。但弩太显眼,何宁做几把,除了实验效果的时候试了试,又教了何安操作后便再没拿出来过。

    相对来说,弓就比较常见了,普通猎户几乎都会做。何宁做了几把简单的小竹弓,不需要多大的力气就能拉开。又在家里的桂花树上绑了一块木板当靶子,因为使用的箭枝是没有金属箭头的木尖,家里面的人都拿它们当玩具玩儿,就是何柳与何杏有兴趣的时候都会射着玩儿。

    除了一般的弓,何宁也做了两把反曲的复合弓,用料极其讲究,威力大但需要的人力也多,何安也只能将将拉开,以他现在的力量是绝对拉不满的。

    这两把精品弓,何宁送给了何叔(即:何奎)一把,感谢他的照顾并传授他打猎设陷阱的本领。另一把,就只能暂时放在家里蒙尘了。

    至于袖箭,何宁倒是做出来两种:一种不能连发,但体积小、易隐藏,可以贴着手臂捆绑,也是他这次进城身上带的;一种是根据梅花袖箭的原型做出来的,可以装剪六只,连发数箭,缺点是不能直接贴着手臂束缚,需得隔开一段距离,隐蔽性受到限制。

    这些武器自做出来之日起,这是何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佩戴使用。虽然都是他亲手设计制作出来的,但他也真心希望不会有使用它们的那一天。

    这次伊旸城之行虽然是为了进购建材,但好的建材价格绝对是普通建材的好几倍,这就注定了他们买的量是不会多的。

    因此,为了节省不必要的开销,这次进城只有五个人,四大一小,何宁是其中唯一的一个未成年。

    从外表上看,一副没有开始发育的身材加上一张很是秀气的白脸蛋儿,怎么看怎么瘦弱易推倒,不认识的说不定还能给当成女孩子。

    但就是这样的小身板,一路跟着四个大人的步伐从没喊累过,不仅如此,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这小子脸不红气不喘的,好像疾走三公里的人不是他似得。

    这样的体力与耐力让同行的另外两名大人松了口气的同时,也目露赞赏。见此,一旁同行的何大柱与何奎两人,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感觉。

    一行人走完陆路走水路,等到了伊旸城外,早已暖阳高照,大概十一点左右。

    下了船往城里去的路上,道路很宽,土地也被压得很实,两边都是并不怎么茂密的树林。在这样的树林里,却有不少顶用树枝、草绳和碎布料搭起来的简陋“帐篷”。这样的“帐篷对于遮风挡雨的作用微乎其微,但里面却住着不少无家可归、漂泊到这里的流民。

    越是靠近城门附近的树林,这样的“帐篷”越少,但道路两边跪在那里身上插根草的男男女女却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没有成年的小孩。

    何宁他们路过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像是人牙子之类的人物,他一出现,两边身上插草的人就像看到了生的希望一般,蜂拥而上,你一句我一句争着抢着推销自己。而人牙子却面露不耐,一边像挑大白菜一般挑挑拣拣,一边口吐脏话谩骂着,似是对这批“货”不甚满意。最后,终是勉勉强强的选了三个女童两个男童,只付给他们每人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