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地王章唐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张景兴道:“天台基地的名字是肖二叔起的,基地建设的人员除庄清华的陆军第1旅的1个营和肖二叔从洋浦调来的2000建筑工人外,其他都是大陆怒江傈僳族的移民和从周边强迁的当地土著村民……”

    张景兴口中的肖二叔,指的是第二批进入本时空的肖良群,他与同是第二批穿越的亲家张逸、妻子杨翠兰、女儿肖静静于10月20日来到阿瓦丹基地,与留守阿瓦丹基地的女婿张景夏、外孙女阿妮、外孙女婿郑拂洋汇合,他们以肖良群为核心,组成一个实施傈僳族独立计划的南唐小组。

    傈僳族还保存明显的氏族残余,氏族名称有虎、熊、猴、蛇、羊、鸡、鸟、鱼、鼠、蜂、荞、竹、菜等等,傈僳族语中‘蜂’音译为‘唐’,蜂氏族人称为唐扒,即唐人的意思,刚好唐人是华人的别称,因此肖良群选蜂为自己的氏族,改名为唐华,自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华坪起义的傈僳族英雄地王唐贵的后人,而张逸、张景夏则为义军军师张学敏的后人。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是一个追随着太阳迁徙的民族,其迁徙的原因更多是为了生存的土地,傈僳族华坪起义就是原为官府和土司将大量土地典卖给汉族地主占种,僳僳族无田可耕,难以谋生引起的,这也是唐贵自称为地王的原因。

    华坪起义以失败告终,许多傈僳族人残遭杀害,更多傈僳族人全家或整个村寨向西迁,一部分在澜沧江两岸居住,还有一部分进入江心坡地区,所以肖良群冒充唐贵后人说得通,只是唐贵是否是蜂氏族无从考证,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由头,能不能成事关键在实力。

    “1个营加2000人也是2800人左右,这里有上万人在劳作,那来的这么多人?”看着基地两个台地忙碌的建设场景,张景华疑问道。

    张景兴答道:“怒江一带的自然生存条件不是很好,傈傈族民族独立军第1大队的300名士兵各自回到家乡一宣传,他们的亲友都争先恐后地加入迁移行动,目前列入迁移计划的有2000多户1万人左右,我们先把6000多劳力先运了过来,4000多老幼暂时安置在保山基地,等这边条件好些再迁移。另外,自22日开始,肖二叔以地王的名义发布了江心坡独立的王令,并提出‘从者相好,不从者杀’的口号,强制将阿瓦丹基地和天台基地周边的土著迁移到基地,目前已经迁移了土著4000多人,所以这里才会有这么多的劳力。”

    张景华知道‘从者相好,不从者杀’是华坪民族起义时的口号,肖二叔现在真是把自己当作了唐贵的传人了,张景华苦笑了一下,又问:“这一带地广人稀,强迁这么多人,规模一定很大吧?”

    张景兴点点头回应道:“向东快到葡萄镇,向南已经接近已经废弃的史迪威公路,向西离阿萨姆平原不到20公里,陆军第1旅缺1营、空降兵第1团的留守人员、独立团在现在改称地王亲军的傈傈族民族独立军第1大队的配合下,共8000多人按照航拍图分头行动,搜遍了三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才得到4000土著,确实不易!”

    听了张景兴的回答,张景华张景华大吃一惊,连忙飞往葡萄机场。

    “现在藏南战役的第二阶段还没有开始,我们要一心准备对印战争!在这个时候二叔就展开这么大的行动,是不是激进了一些?我觉得当下还是低调一些更好?万一印缅两国的政府发现,开展清剿,我们两线作战,恐怕顾不过来!”张景华刚下飞机,就对前来迎接的肖良群建言道。

    “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对了!不能叫我肖二叔!”唐华指了指自己身上的傈僳族服装,笑了笑,又道:“我现在是唐扒的地王唐华,不是汉扒的肖良群,叫我地王!”

    张景华笑着给唐华鞠了一躬,然后道:“是!地王陛下!”

    “这还差不多!”地王唐华笑了笑,指着杨翠兰、张逸、张景夏、肖静、郑拂洋、张茜茜,一一介绍道:“王后杨迈,迈的意思是温和的人;张学敏的后人张逸,地王的相;张学敏的后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