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练三个月之久,如何挡得住二十万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

    河东方向,高秀岩率领的大同军攻打雁门关甚急,河东节度使杨光翙被幽州杂种胡劫持杀害,太原尹王承业毫无统兵之能,雁门关朝不保夕,诸卿可有合适的河东节度使人选?”

    韦见素、魏方进、达奚珣等人心里说道,天策府不是举荐了李光弼么,这就是最好的人选啊,不但身经百战,而且智计百出,当初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就说过“它日得我兵(法)者,光弼也”,他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啊!

    不过皇帝既然提出来了,那就是否定了李光弼这个人选,他们也就不说话。

    而说到这里杨国忠就一下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好在他一向轻佻,李隆基和众大臣倒也没太在意。就听杨国忠站起来激动地大喊:“陛下,这事全怪天策府,全怪建宁王啊!”

    “哦?”

    杨国忠激愤道:“陛下你想啊,那萧去病和建宁王李倓,明知道安禄山会反,他们提前和安西军封常清,陇右军留守王思礼,朔方军郭子仪打好招呼,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却唯独不提醒杨光翙。

    坐视,甚至有意纵容幽州杂种胡将其劫持,他们好安排李光弼接替其位,其用心不可谓不毒,其手段不可谓不高啊!陛下,我们要还杨光翙一个公道啊,臣请求下旨训斥建宁王!”

    达奚珣已经出离了愤怒,心中大骂:杨国忠这疯狗还要脸么,在幽州杂种胡造反之前,你不也每天都跑来对陛下讲,安禄山必反,安禄山已经开始造反么?杨光翙是你的心腹,自己的心腹你自己不知道去提醒一句么,你这不但是无能,更加是无耻!

    达奚珣和杨国忠有过一个小过节,在去年的时候,达奚珣主持科举考试,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参加明经试。但杨国忠就是一个赌场小混混出身,现在权倾天下,他的儿子又怎么会认真读书,所以基本上就是打零分的卷子。

    达奚珣因为杨国忠一手遮天,惧怕杨家的权势,于是也只得让杨暄及第,但又觉得应该跟杨国忠说清楚。于是就让他的儿子达奚抚跑去对杨国忠说,你儿子虽然不及格,但我还是让他及第了。

    没想到杨国忠却大怒,指着达奚抚的鼻子大骂:“我杨国忠的儿子还怕考不上吗。用得着你们这些鼠辈来卖好吗?”

    等于就是达奚珣讨好了杨国忠还要被他骂,骂完以后达奚珣还必须给杨暄定为前三名。

    达奚珣也是一个有本事的,当时那个气哟,关在家里摔东西,大骂杨国忠鼠狗辈。赌场混混足足有一个时辰,然后出来还是忍了,亲自上门道歉,表示自己做错了,杨暄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取前三名名至实归,杨国忠这才非常大度地原谅了他,没有将他贬谪。

    不过忍归忍,这个仇可就结下了。现在他每次见到杨国忠心里都有些耿耿于怀,不过杨国忠权势太大,达奚珣也就只能在心里腹诽罢了。

    “许是建宁王有他的原因吧,再说幽州杂种胡行此计,建宁王又岂能凡事都事先预料?建宁王此刻正在河北道平叛,并无过错,正应褒奖,又岂能下旨训斥。”李隆基皱着眉道,话中虽然否定了杨国忠,但其实心里却是极为认同。天策府如此机关算计,其心可诛!

    顿了顿,李隆基再次问道:“说说看,谁人可堪重任。担任河东节度使?”

    李隆基也是没办法啊,他十几年不理朝政,说实话除了眼前这几个经常见的大臣,其他文臣武将,他几乎就不认识几个,现在的朝政他也是两眼一抹黑。实在不知道谁能堪当重任。

    几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说话,杨国忠拿眼神看着韦见素,韦见素连忙把眼神转过,平时听你的,这回可不能给你帮腔;

    于是杨国忠又用眼神给崔光远示意,崔光远只是装作没看见,心说你那两个心腹,就是两草包,平时看家都会闹出乱子,现在可是坐镇最重要的河东节度使去平乱,他们就更不行了。

    见两名心腹都不接茬,杨国忠索性不管了,站起来行了一礼,道:“臣举荐剑南宁远军使杜乾运为河东节度使,而且此刻他人正在长安。”

    “他能堪此重任,守住雁门关,保住河东不失么?”杜乾运是谁,李隆基也不知道,这个时候就只能求杨国忠一个保证。

    “陛下放心,杜乾运必不负陛下重托!”这个时候,杨国忠也只能死鸭子最硬到底了。

    他当然知道杜乾运在去年和李宓征讨南诏,结果却半路逃跑,但他是自己为数不多可以带兵的心腹,于是也只能尽力保全了。

    杨国忠心中也这样想,守个雁门关,这可与攻打南诏不一样,守个城而已,难道还守不住么?

    殿内沉默半响,李隆基只是盯着杨国忠的眼睛看,杨国忠也就梗着脖子硬挺着,说实话李隆基是知道杨国忠有几斤几两的,对杨国忠的本事和他做的事,实在是很不放心,但他这个时候也只能相信杨国忠了。

    毕竟像杨国忠这样无才无德,毫无威望,甚至有很多骂名,但稍微还能做点事的人,永远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现在自己临时再去倚重一个有点本事,又可靠放心的人,也不知找谁了。

    于是片刻之后,李隆基重重地点了点头:“那就任命杜乾运为河东节度使,坐镇河东,驱逐高秀岩,再遣一人帅并出井陉,平定河北!”

    他话一说完,杨国忠自然满脸兴奋得意,其他几位大臣却忍不住悄悄摇头,一直侍立在李隆基身旁的高力士忍不住悄悄看着这皇帝,露出失望又无奈的神色来。

    然而这只是开始,李隆基接下来却是让高力士感到一种无比的悲愤和恐惧。

    因为接下来来李隆基商议的却是关于京师长安的防御,而事实上,只要按建宁王所奏,叛军几乎过不了黄河,长安毫无威胁,可是皇帝现在却在郑重其事讨论长安的防御问题,这分明是在防备各边镇,而且主要就针对天策府啊。

    没过多久,皇帝和几位重臣的商议就有了结果,调远右羽林大将军李承恩前往凉州河西节度使安思顺麾下效命;杨国忠另一心腹李福德为右羽林大将军;册封左右飞龙军使柏欣和杨南封五原郡公,广平郡公,实封三百户;

    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为宁国公,实封五百户,龙武卫将军李宜德为襄垣县侯,实封三百户;华州、同州、蒲州、绛州、晋州军使俱有封赏。

    第二日,大唐皇帝要在北苑检阅北衙禁军,羽林军,龙武军,飞龙军。并且重点是飞龙军,飞龙禁军如今已经发展壮大成左右两军,每军三千人,论战力可吊打京畿道其他所有军队……

    商议完毕,李隆基便在高力士的陪同下,几十名飞龙禁军的护卫下,往绫绮殿赶。几天之前,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产的杨贵妃在听到安禄山造反,萧去病被害死的消息之后,气急难产、

    经过一番抢救,虽然杨贵妃的性命保住了,但肚子里婴儿却因为难产去世。那是个男孩,什么都长成了,有四斤十一两重,长得十分像李隆基小时候,但是却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着个世界一眼,就死了。

    杨贵妃因此痛哭了几天,难产的虚弱,加上伤心痛哭,这几日身体就明显消瘦憔悴下去,李隆基也每天花更多的时间,陪在杨贵妃身边。

    “力士啊,大唐如此危急,天下动乱,生灵涂炭,兵凶战危,你说,这人心,可还在朕这里?”(未完待续。)

    PS:  感谢打爆兔的月票,还有一章,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