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天下局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主,类似之前那样幽州军强攻天策军的阵地战,天策军自然每次都能将其击败。

    但现在打运动战就不行了。骑兵要跑,步兵追不上,也不敢追啊。而且萧去病还不太敢把这些新兵拉出去野战,所以两场大胜之后,战局反而一下陷入了僵持。

    不过总体而言。局势还是对唐军有利,而对幽州叛军极其不利,以常山太守颜杲卿和饶阳太守卢全诚为首的河北诸郡纷纷起兵讨伐幽州叛军;

    不久之后天策暗卫探子还会在平卢和范阳策反安禄山的部将反叛,局势现在对安禄山不利,再加上萧去病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策反简直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然后再等东海舰队和驻日唐军打败日本军队后,再坐船直接开到后世的天津登陆,安禄山的幽州叛军就是一个四面楚歌的下场,覆灭只在早晚间。

    唯一的漏洞便是河东军。

    李倓道:“现在河东军由杜乾运统帅,我实在是很担心这个草包会把大好的战局破坏掉啊,万一幽州军从河东突破了怎么办?”

    从幽州进攻长安,一般来就是两条路,其一便是一路南下,由延津渡过黄河,再经武牢关、洛阳、潼关一路打到长安去;其二便是由井陉口一路西进到太原,然后一路往南到汾阳、临汾、运城,不经潼关就可以直接进攻长安。

    两条道路比较,若论道路好走,自然是前者胜之,可若论路程,后者却要近上许多。

    李倓的担心也是萧去病的担心,他笑了笑,道:“要不我只身前往太原,将杜乾运干掉?”

    李倓苦笑道:“还是算了吧,现在杀了他,李光弼也当不上这河东节度使。”

    赵郡柏乡县,幽州军大营,斜躺在病床上的安禄山正在不停哀叹,大发脾气,一旁的严庄只是心中冷笑。

    倒是田乾真仍然镇定:“主君何必气馁,我军虽遭此大败,但依然还有近二十万的兵力,从范阳郡、北平郡、密云郡、渔阳郡、柳城郡、妫川郡还可以紧急征调数万兵马,我军兵力依旧占优,而且现在众人已经没有退路,背水一战,哀兵必胜啊!”

    安禄山深深叹息道:“兵多又有何用?我们的百战老兵,竟然打不过天策军才训练三个个月的新兵,兵多又有很用!”

    田乾真冷静道:“主君难道还没想明白,前次失败全是因为我军太过轻敌,以为这些天策新兵一定崩溃,自己钻进了天策军早就挖好的陷阱,以致由此惨败。

    可是,对方依然是新兵,依然不敢我军野战,否则我军后撤天策军怎么不敢太过压上呢?河北诸郡所募之兵更加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平城据守都有困难,就更别出城作战了,丝毫不能对我幽州军构成威胁!

    我们幽州军依然占据兵力的优势和机动的优势,只要不在轻敌,心应对。大可以游刃有余,和天策军以及河北诸郡兵马耐心周旋,将其逐个击破。”

    安禄山有些呆呆的没有话,严庄道:“话虽如此,可是若不能速胜,等到出征南诏吐蕃的天策军、安西军、陇右军回师。我军不还是必败?”

    田乾真冷冷道:“我听那李倓性格刚烈,嫉恶如仇,心肠极软。只要我们猛攻一处城池,并扬言城破之后屠城三日,那李倓必定领兵来救,到时候我们军便可打天策军一个埋伏。

    而且,诸位可别忘了,我们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快速进逼长安。”

    安禄山安然无事的眼睛一下亮起来。大声道:“没错,我们可以走河东这条路,快速打到长安!”

    之前幽州军之选择洛阳这条道的主要原因,一个自然是因为轻视天策军的武力,另一个便是因为都畿道太过富庶。

    而河东又穷,山路又不好走,河东军还有五万多人,诸多因素加起来。自然第一选择洛阳这条路了。

    但现在天策军表现出这样强悍的战斗力,相比起来。河东军就比较弱了,而且现在河东军群龙无首,太原尹王承业不但庸碌无能,河东这条路便又成为幽州军的选择了。

    田乾真头道:“主君的没错,那太原尹王承业是个无能人,但却非常贪图功劳。此次我们大败,王承业必会因此对我们产生轻视。

    而我军便可借助王承业的这种心理,故意示弱,主君可传令高秀岩围攻雁门关的军队佯装败退,其必命令守军追击。便可回身将其击败;

    另一面我们军也在井陉关外设置埋伏,只要河东军一出井陉关,我军便乘机夺取井陉关,然后我们步兵守住井陉关,骑兵一路狂飙突进,打到长安。

    如此胜局底定,而天策军也将被我军调动得团团转,正可寻机将其歼灭!”

    安禄山高兴地一下坐了起来,大声道:“阿浩,只有你能开解我心的心事,今无忧矣!”

    安禄山这边转忧为喜,积极应对,调兵遣将的时候,身在长安大明宫的李隆基,手里捏着一张快马密报,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天策军在两个战场同时大胜幽州军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由信鹰传到洛阳,而内卫副统领,监军中使袁思艺也第一时间写好密折,八百里加急将消息报告给了大唐皇帝李隆基。

    实在的,幽州军二十七万叛军造反,河东军自顾不暇,其他诸军要抵御回纥叛军,河北战场就只有一万天策老兵和三十万才训练了三个月天策战兵,农兵与之相抗衡,李隆基心里一直就担心天策军会抵挡不住。

    可是他绝没想到,这些天策战兵和农兵,居然能大败同等数量的幽州军百战老兵!

    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心里不是喜悦,而是深深的恐惧!

    没想到这支才训练三个月的天策新兵竟然有这样的战斗力,并且他们的数量是三十万!假以时日,这三十天策军岂非是可以和大唐其他所有军队相抗衡了?

    他李倓竟然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再加上四海商社又如此有钱,因为大唐大多数的权贵世家都要靠着四海商社才能赚更多钱,这样一来李倓又几乎获得了大唐所有权贵世家的支持和拥戴。

    而且根据之前袁思艺的密折,这李倓这些年身为都畿道的民政官,深受都畿道所有老百姓的爱戴;甚至京畿道的很多百姓也对他十分感恩戴德。

    原因无他,去年关中大旱,杨国忠这个废物竟然不去赈灾,最后是李倓带着四海商社,从南海运来了粮食,以工代赈,使得京畿道的受灾百姓每一个人饿肚子。

    这太危险了!这个李倓对自己威胁太大了!

    他之前就敢忤逆朕,恨不得替朕行事,现状又拥有这样的实力和威望,万一李倓要取代朕,朕长期不理朝政,根本就控制不了他!

    想到这里,李隆基捏着密折的手,就忍不住轻微颤抖起来,便在这时,高力士道快步走了进来,道:“阿郎,杨相到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