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0.第190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不久西北的准确消息送到,台吉大策凌敦多布带兵从伊犁出发,以护送拉藏汗两个子女归藏为名,正由乌什和田一线,往藏北进发。众议纷纷,都在猜测准噶尔此举意欲何为。但是清廷与策妄阿拉布坦打过数回交道,知道那是个极富野心的老狐狸。

    一时自请与保举领兵驻防青海的人极多,康熙正在观望之间,暂且将这些折子一一压下。在各种自荐保举之中,金鱼胡同那里没有丝毫动静。朝中不少好事之人难免有微词,说是十三阿哥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西北眼见着有变,十三阿哥却做了缩头乌龟,一声都不吭。

    也有人觉得十三阿哥可能是在憋大招,这流言也不晓得是怎么传出来的,可能因为十三阿哥以前就带过兵,如今军中不少将领当年还是听他节制。因此朝中不少人心痒痒地想打听十三阿哥府的消息。不巧的是十三阿哥闭门休养,十三福晋尚在孝期,人们连上门拜访打听都不得门路。

    然而石咏在内务府造办处与营造司两处当差,两头跑得不亦乐乎,倒也与这些朝议无缘。只不过知道有这么回事儿罢了。

    这时贾琏已经赶赴山西任上。白柱近来则喜得麟儿,只是身在孝中,不便摆酒庆贺。石咏则与他人一样做法,在白柱新得的那小子满月之时,送上一份礼。

    不久弘春阿哥娶妻,石咏的堂妹由永顺胡同被抬进了宫中阿哥所。办喜事那天石咏跑去帮忙,全程只听见庆德在向人显摆,他托“亲家”的福,当真补了个工部侍郎的缺,如今是二品大员,堂堂正正的“京堂”了。

    不过庆德却没能补进十四阿哥主管的兵部,这恐怕只能说明,十四阿哥对这位“亲家公”的能力才干,还是不大放心吧!

    此外,这天石咏还听到了一个消息,顺天府尹换了人做,而且这位府尹乃是老熟人贾雨村,这回乃是平迁入京,由应天府尹调任顺天府尹。

    贾雨村进京之后,除了跑荣宁二府问安之外,也有邀请当年曾到访金陵的贺元思与石咏过府小叙。贺元思据说是去了,石咏则实在是没有空,只得婉拒。

    贾雨村与贺元思两人相对,忆起当初在金陵清凉寺时的情形,贺元思不由得唏嘘:贾雨村如今已经身任要职,而他,兜兜转转浮浮沉沉之后又回了刑部,陆文贵依旧在金陵好好地当他的江宁织造,唯有石咏这小子,官运亨通,短短几年里就已经升任郎中,与他堪堪比肩了。

    贾雨村任顺天府尹之后曾经好好地翻阅一番当初那桩“叩阍案”的案卷,想看看他昔日好友冷子兴有无翻案的可能,但看过之后贾雨村认为没有什么希望,便抛去了搭救冷子兴的心思,一心一意想跟石咏结交。

    石咏却浑然不知,他已经忙得快要双脚离地,飞起来了。

    早先十六阿哥曾经拨了五个人给石咏,分别在营造司和造办处当差。五个人都是识文断字的文员小吏,因在内务府待的时间久些,各司处的差事也多懂得些。

    石咏在这几个月的功夫里,已经手把手地将这些人教得能独挡一面了,眼下他自己忙,便大胆地让这些小吏们自己去做事,自己则偶尔“稽查”,检视他们的成果。

    这样一来,造办处那边自不必说,有王乐水唐英等人在,差事依旧妥帖;而营造司那边的诸般事务,也渐渐步入正轨,让石咏有功夫脱身出来,主持城外玻璃厂那些军需物品的生产。

    这些军需物品,都是他们早先设计好的产品,这时候需要大批量产出,工艺早已不是难点,难点在于各种材料的及时调配,和娴熟技术工人的合理安排。

    石咏大约有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玻璃厂,到休沐的时候更几乎是整天都待在城外。

    他们所生产的煤油灯,比早先石咏展示给十四阿哥看的“美人灯”要实用得多。这种灯用白铜做灯座与手柄,玻璃做灯罩,能手提、能防风雨,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照明,不怕颠簸摇晃。第一批实物产出之后,石咏请在城外驻防的正白旗佐领梁志国带人试用一回,尝试在野外,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试用这种灯具。

    梁志国的人用过都说还,且非常兴奋,毕竟这意味着夜间照明已经能摆脱天气的影响。梁志国还挺仗义,将这次正白旗城外驻防试用煤油灯的经过尽数写了下来,算是一份“试用报告”,转托都统富达礼呈了上去。若不是知道这批灯具是尽着给西边的,梁志国还真想截留下来,城外驻防的兵丁们正好能用。

    单双筒的瞭望镜也一样经过了实践的考验:单筒瞭望镜数量少些,使用亦没有双筒的方便,但胜在放大倍数高,极远处的动静也能看得清晰,因此适合高级军官或是专事瞭望的情报兵使用;而双筒瞭望镜则适合手下有十几号兵卒的小队长使用,尤其在运动战之中,小队长们每人肩上跨着一只瞭望镜,需要时就举起来看看,倒也相当实用。

    玻璃厂产出这些之后,东西全部交由十三阿哥处置,十三阿哥也是处置得默默无闻,一点儿水花也无。

    可是隔日石咏就听十六阿哥跑来报讯,说是有“重要物资”正在送往西宁。十六阿哥说话间挤眉弄眼地给石咏使眼色。石咏便知这定是好消息,康熙皇帝应当是认可了十三阿哥的一片苦心,并且意识到了这一批物资的重要意义。

    石咏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终于舒了一口气。

    然而西边的情势却似乎日益紧张,到了七月间,石咏听说八旗开始增兵,增兵的旨意乃是“一领抽三丁”,也就是每一名佐领抽旗下三名旗丁,前往西北,增援那里的驻防大军。

    石家这边,石咏身上有差事,弟弟石喻还未成年,所以都没有可能被抽中。然而石咏的那些堂兄弟们却有不少跃跃欲试的,例如堂兄富安,成天撺掇大伯富达礼,允他随军往兰州西宁去,好去建功立业,自然被富达礼毫不留情地摁下了。

    除此之外,二叔石宏武也有家信过来,乃是写给长嫂石大娘的,信中言明,西面局势不明,眼下自己显见得是要随年羹尧驻防川陕的,万一自己有个什么不妥当,请大嫂看在一双儿女也是石家骨肉的份儿上,照应一下侄儿侄女。

    石大娘心里无奈,可也只能回信应允,并务请石宏武保重自身,因为石家再经不起折损哪个亲人了。

    到了七月末,有天十六阿哥神秘兮兮地跑来找石咏,问:“茂行,知道你挺能捣鼓古董的,玉器你能修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